近日,有居民反映,成都市金牛区金琴路26号的小区(原东方公司宿舍)安装多年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闲置,夜间出入需向门卫缴纳“开门费”。老旧小区管理费用低,智慧门禁维护难度大,不少居民为夜间出入小区引发的费用问题苦恼不已。
为何智慧门禁成“摆设”?夜间出入小区是否该付费?就该居民反映的问题,10月31日下午,本报记者做了实地探访。
当日下午,记者来到金琴路26号,注意到小区入口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积满灰尘。据居民王先生介绍,每晚11:30后小区大门上锁,夜间出入需支付门卫1至2元开门费。王先生表示,因自己夜间外出不频繁,对此费用并无太大意见。不过,也有居民刘女士表示,自己从未支付开门费,因为夜间极少出入。
门卫张大爷证实了该情况。他介绍,小区夜间关门时间为11:30,次日早上6:30开门,每次开门费为2元,并补充道:“晚上收的‘开门费’很少,有时都不够买早餐的钱。”张大爷透露,小区这套智慧门禁设备由政府在四五年前安装短暂使用过,后因为缺乏资金维护,便停用至今。
张大爷还提到,小区实行自治管理,物业费仅为0.6元/平方米,每户每月物管费用在40元左右,门卫每月工资仅有一千余元。夜间值班要求高,而门卫班次也只有两人轮值,每人轮流上12个小时,他坦言:“如果智慧门禁能正常使用,我们宁愿不要‘开门费’,这样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。”
为此,记者联系了西安路街道金琴南路社区,社区工作人员苏超解释了当前的管理模式。金琴路26号小区最初为单位宿舍,后由居民自发成立院委会管理。门禁系统则是由辖区派出所统一安装,前两年免费使用。但随着设备维护费用增加,有关部门无力承担所有老旧小区的维护费用,智慧门禁的使用改为由居民自愿承担。
据苏超介绍,智慧门禁系统一年维护费用在2000元左右,包括电费、设备升级、硬盘及摄像头维护费用等。因涉及成本比较高,社区把智慧门禁的后续使用权交还居民,让居民自行决定是不是出资使用。“一些小区在免费期结束后愿意接着使用智慧门禁,居民则自筹资金维护,而一些小区在费用增加后则回归人工管理模式,金琴路26号就是这里面之一。收费和出入管理根据各老旧小区的详细情况形式不同方式。”
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居民间对智慧门禁的需求存在分歧。一些居民表示夜间出入较少,支付每次1到2元“开门费”相对划算,认为没必要为智慧门禁额外缴费。而有频繁夜间出行的居民则认为,反复支付“开门费”不如重新启用智慧门禁,费用也相对划算。居民对门禁系统的使用与收费难以达成一致,费用承担和夜间管理成了一个矛盾难题。
苏超表示,对于有意愿启用智慧门禁的居民,社区能够给大家提供支持,例如协助起草倡议书并进行公示,但具体费用仍需由居民承担,小区原本的物业费用较低,若增加智慧门禁维护成本,恐怕多数居民难以接受。
针对金琴路26号小区智慧门禁管理难题,四川坤弘律师事务所何鹏律师表示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二百九十一条关于“相邻权”的规定,自治管理小区聘请门卫管理小区进出是合法的,但门卫夜间对大门落锁并收取开门费限制了“业主出入小区的自由”,是不合法的。另一方面,因小区的管理方式为居民自治,也就是院落居民共同决定和处理院落中的公共事务。不论是许可门卫收取夜间开门费,还是共同出资使用智慧门禁,都应当由院落居民共同表决决定,对院落全体居民生效。
金琴路26号小区的问题并非个例,它反映了许多老旧小区在智能化管理中面临的困境:如何在有限资源下保障居民通行便捷与社区管理安全,并在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中找到平衡。智慧门禁作为现代科技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,为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。然而,技术的引入并非一蹴而就,它需要居民的共同维护,以及在自治模式下形成的共识与协作。
在探讨智慧门禁的未来时,记者查阅了多个相关案例,发现一些老旧小区已经成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,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。
据媒体2018年10月31日报道,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投入资金,为太西里社区92个楼门安装守望领域智能门禁系统。它是在坚持“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”的治理理念的基础上,依托于高科技技术,同时又创新机制而建立的一套治理模式。这一模式有效实现了在保安力量薄弱、物业管理上的水准跟不上的现实条件下,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提升了老旧小区管理上的水准的目标。
当然,这一治理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,比如,太西里社区安装智慧门禁前期投入的资金来自街道;后期的维护费用来自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。因此它的推广对于财政收入有限的地方是一个挑战。建议可以协调多方,如物业、社会力量加大投入。
下一篇:多开“一扇门”
官方公众号
手机官网